今天德润正明的小编和大家分享二氧化碳提纯塔底重沸器选型研究:
二氧化碳提纯塔底重沸器选型研究
台宁宁* 崔 隽 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青岛 266100
臧 玮 中海石油(中国)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 300450
提纯塔对于产品二氧化碳的浓度至关重要,为保证提纯塔底液体二氧化碳产品的纯度,塔底设置重沸器。为了节能,提纯塔重沸器使用脱水后的二氧化碳气体作为热源,将提纯塔底温度维持在-15℃左右。塔釜液体二氧化碳被加热气化,产生的气体在提纯塔内自下而上流动,进提纯塔的液体二氧化碳自上而下流动,气、液相在填料段进行传质传热,液体二氧化碳中的低沸点杂质被蒸发,二氧化碳产品得到了提纯。
2 提纯塔底重沸器型式
石油化工和天然气项目中塔底重沸器一般选择釜式重沸器、立式热虹吸重沸器或卧式热虹吸重沸器,但此装置按其自身特点,重沸器采用浸没式的换热结构,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所处的管束浸没在提纯塔底液体二氧化碳中,可以提高换热效果,减少设备投资。
某项目为天然气终端厂食品级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,提纯塔塔釜内径为1200mm。提纯塔重沸器工艺物流操作参数见表1。
表1 提纯塔重沸器工艺物流操作参数
项目 | 单位 | 热侧 | 冷侧 |
流体名称 | 气体二氧化碳 | 液体二氧化碳 | |
流体流量 | kg/h | 38081 | 33148 |
进口温度 | ℃ | 25 | -15 |
进口气化率 | %(质量分数) | 1 | 0 |
出口温度 | ℃ | -7 | -15 |
出口气化率 | %(质量分数) | 1 | 0.14 |
进口压力 | MPa(G) | 2.36 | 2.15 |
结垢热阻 | m2 ·K/W | 0.00035 | 0.00035 |
热负荷 | kW | 362 |
2.1 盘管式重沸器
二氧化碳气进入分配管后,两路进换热管,螺旋上升至集合管混合,通过集合管离开提纯塔。盘管式重沸器示意图见图2。
图2 盘管式重沸器示意图
传热计算结果见表2。由计算结果分析:当换热管规格选择φ60.3×3时,在满足换热要求的前提下,换热管内压降为1370kPa,压降过大;当换热管规格选择φ88.9×3时,压降为176kPa,压降仍然偏大,压降数值高,造成能量浪费。提纯塔内径为1200mm,盘管直径约为600~850mm,换热管直径越大,加工越困难,且盘管尺寸较大,不能通过人孔运出检修。
表2 盘管式重沸器传热计算结果
项目 | 单位 | 数据 | |
换热管规格 | mm×mm | φ60.3×3 | φ88.9×3 |
换热管根数 | 根 | 2 | 2 |
换热管长度 | m | 100 | 100 |
重沸器高度 | m | ~3.5 | ~3.5 |
管内传热系数 | W/m2 ·K | 2365 | 1109 |
实际换热面积 | m2 | 38 | 56 |
换热面积余量 | % | 35 | 45 |
管内流速 | m/s | 40 | 17 |
管内压降 | kPa | 1370 | 176 |
2.2 管束式重沸器
二氧化碳气进入分配管后,分配到若干换热管中,换热管为直管,上升至集合管混合。根据分配管和集合管的高度差,换热管中间可以加法兰断开,既有利于换热管检修,又可以避免换热不均匀。管束式重沸器示意图见图3。
图3 管束式重沸器示意图
传热计算结果见表3。由计算结果分析:管束式重沸器将物流分配到若干换热管中,换热管内流速和压降可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。但换热管内流速相对偏低,管内传热系数较小,为保证换热效果,需要较大的换热面积。因此,换热管长度会比较长,换热管长度不合理。
表3 管束式重沸器传热计算结果
项目 | 单位 | 数据 | |||
换热管规格 | mm×mm | φ48.3×3 | φ60.3×3 | ||
换热管根数 | 根 | 48 | 36 | 48 | 36 |
换热管长度 | m | 19 | 21 | 21 | 23 |
重沸器高度 | m | 19 | 21 | 21 | 23 |
管内传热系数 | W/m2 ·K | 301 | 378 | 192 | 242 |
实际换热面积 | m2 | 137 | 114 | 190 | 156 |
换热面积余量 | % | 45 | 43 | 42 | 41 |
管内流速 | m/s | 2.7 | 3.6 | 1.65 | 2.2 |
管内压降 | kPa | 7 | 9 | 6 | 6 |
青岛德润正明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可提供从500Kg/h到2000Kg/h产量的整套二氧化碳回收设备与各部分的标准化模块,也可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满足生产要求。设备确保运行可靠,低维护;高回收率,旺季可出售气体;露点低,口味纯正;进气纯度95%或18小时回收,连续生产时提纯纯度可达到0.1~0.5ppm,淡季生产保证1ppm以下,其中节能模块运用在的液、气相过程中,产生能量转化,节能降耗成果巨大。